首页

捆绑坐脸

时间:2025-05-24 21:59:58 作者: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浏览量:62122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2024脑科学与脑疾病学术年会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脑机接口如何从科幻“接入”现实。

  近年来,处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脑机接口发展速度和应用潜力不断引发关注,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中国“十四五”规划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

  “作为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根据脑信号的采集路径,脑机接口目前有三种技术路线: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侵入式。”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下称脑科所)所长罗敏敏谈到,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时空分辨率与信噪比低,但更为安全且成本低;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时空分辨率与信噪比高,但植入难度大,成本高;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各项指标位于两者之间。

  脑机接口技术路线不同,但殊途同归。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中国处于领先地位,顶尖团队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等。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秀云表示,无论是侵入式,还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更安全的采集方法,更全面的脑区覆盖,更精准的时空定位和更高级的思维解码。

  记者了解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领域新赛道。在技术和政策引导下,中国多地加速布局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其中,北京已在脑机接口技术及产业应用方面取得多元化创新成果,并发布加快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行动“路线图”。

  罗敏敏谈到,脑科所联合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构建“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专注于重大脑疾病及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重塑,填补了国内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猕猴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该技术难题的突破,为更自然、更灵活的新一代神经假肢的开发等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研发持续深入的同时,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养、工业安全、教育体育、智慧生活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举例称,2023年10月24日,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在宣武医院展开,术后康复取得突破进展。例如,植入3个月后,该四肢瘫痪患者利用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意念喝水”。植入半年后,患者实现自主开盖喝水。

  脑机接口技术飞速发展,仍有难题尚待突破。赵国光认为,脑机接口诊疗领域亟待解决相关设备缺乏标准规范,临床试验运营难度大,以及伦理指引不完善等问题,这有赖于通过开发新设备、临床验证及推广、构建诊疗新体系、深入探索脑网络等方式,推动脑机接口医疗应用。

  尽管发展道阻且长,但脑机接口“未来已来”。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表示,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雅克·维达尔描述了脑机接口的概念与设想。历经50余年发展,脑机接口概念范畴不断延伸。展望未来,脑机接口有望向与反馈、调控相结合的脑机交互,以及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脑机智能等方向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模式能否解决老问题?

“一台探伤仪重达70多斤,需要一个‘推机手’和一个‘辅助手’配合行进。”徐健淞介绍,钢轨接头焊缝的探伤工作需要依靠人力推着探伤仪徒步检测,确保每一个接头焊接质量良好。由探伤员组成的“钢轨医生”队伍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器开展检测时,就像医生为病人做B超检查一样。

中国首届自由潜水深度公开赛在江苏盱眙举行

随着音乐响起,参赛选手和裁判员代表为全国跳绳爱好者带来一场花样跳绳视觉盛宴。表演者们列队整齐、精神抖擞,整个表演场面壮观、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广西德保:田间地头春耕忙

纺织服装产业是佛山市高明区的支柱产业之一。1988年,大型产品出口型及高新技术型纺织企业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简称“广东溢达”)便在高明区投资建厂,每年销售额约40亿元。

中国新疆—中亚媒体沙龙首次在喀什举办

继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中泰高铁也在建设。“一旦中泰高铁通车,泰国的生鲜产品短短几天内就能运到中国,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泰国桑荣集团副执行董事蔡松润说,交通是区域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中国仰韶酒文化节开幕

在我国出土的大量考古成果充分展示着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中可见中华文明传承悠久且从未中断。例如,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是“中国”一词目前最早的出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